据报道中企云链(北京)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企云链”),由中国中车、中国铁建等23个重量级股东共同投资成立的供应链金融平台,是国资委重点支持的互联网+和国家“双创”平台。通过与中企云链进行系统对接,基于核心企业在光大银行已获得授信的前提下,为企业上游供应商持有的“云信”提供在线融资服务,解决其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促进产业链生态的健康发展,进而确保核心企业产、供、销的顺畅运转。
中企云链其本质就是信用的流转,企业付出的是信用,利用信用代替了商票、银票、现金,完成了支付,从而降低供应链企业的现金压力,增加现金使用率。以中车集团为例,集团可以通过“中企云链”将其优质企业信用转化为可流转、可融资、可灵活配置的电子付款承诺函,在此平台上流转的企业信用称之为“云信”。之后集团就可以将其向产业链上的中小微企业进行流转兑付。其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在指定期限内又可以通过此平台,将其接收的云信继续进行拆分流转、融资或持有。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在国务院的支持和鼓励下,互联网技术与金融业务相互结合,迎来了互联网金融时代,其汹涌的浪潮已经对银行个人零售部门资产和负债业务造成了较大影响,并且正在以供应链金融为突破口涌向对公信贷领域。
国家经济转型和深化经济改革的大环境给我国的互联网金融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条件,以互联网为媒介的服务模式对各个行业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对银行业特别是对银行个人零售部门的资产和负债业务产生了巨大影响,新的个人借贷模式正在互联网金融的作用下逐渐建立起来。在对公信贷领域,互联网企业也正在以供应链金融为切入点,以小微企业为优先服务对象,建立起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
一、供应链对实体经济企业的影响
1、供应链金融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目前我国应收账款规模已超过11万亿元,在国外已十分成熟的应收账款转让融资服务,在国内还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作为核心企业,可能其本身并不存在融资困难问题,但其上下游有大量的供应商,其中大多数为中小企业,其长期面临融资难、融资成本高、贷款期限不灵活等问题。而供应商有很多应收账款结算,核心企业资金使用具有周期性,如果供应商希望能够更早使用这笔资金,过去只能选择等待,或通过票据贴现。有急需资金的企业只能寻求小额贷款公司融资。
基于这些优势,目前不少传统金融机构与新型金融主体也在积极探索这一方式。此前,工商银行推出的“工银聚”,就是融合商流、物资、资金流和信息流于一体,为核心企业及上下游企业提供采购、支付、理财等服务的供应链金融产品。
2、供应链金融具有促进产融结合的特点
依托于互联网技术,供应链金融拥有更好的连接手段、融通手段以及风控手段,在产业优化协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方面取得了不俗成绩。据悉,预计到2020年,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将达到20万亿元左右。相较于个人端的信用贷款以及相应的在线衍生金融服务,供应链金融能够更好地依托于产业链的行业主导力量,降低成本的同时,更有效地控制风险。
3、供应链金融是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进一步尝试,是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
供应链金融可以解决中小企业供应链中资金分配的不平衡问题,打通上下游物流链、资金链、商流、信息流,提升整个供应链的群体竞争力。因此,供应链金融,备受中小企业青睐。
对于核心企业而言,能够降低整体供应链风险,供应商生产资金成本降低直接可以导致采购成本下降;对于大型供应商而言,能够活化应收账款,用核心企业应收账款支付自己的供应商,等于实现0成本融资;对于中小供应商而言,企业平均融资成本在25%以上,而用核心企业资信的应收账款融资,融资成本能够降低到10%以下。
供应链是社会经济的脉络,供应链金融能够将贸易环节与融资环节相结合,有利于产业发展。
以下简单例举了一些企业助力的实体经济
公司名称
|
实体经济行业
|
供应链金融助力实体经济模式
|
开鑫金服
|
汽车物流全产业链
|
为长久物流的承运商提供精准融资服务,包括产品设计、系统开发、风险管理等,可以帮助供应链企业提高运行效率,最快能在24小时内获得融资支持。
|
中投摩根
|
零售、母婴、服装、新制造等行业
|
围绕核心企业,把控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从采购原材料开始,以企业为中心,以企业在供应链的资源需求、资金需求、上下游供需为出发点,统一采购统一销售,进一步盘活中小微企业运营资金,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
普惠云通
|
汽车产业链
|
P2B+园区o2o产融创新结合(图1)
|
丰收科技集团
|
零售、汽车和物流等行业,深耕产业等行业
|
采用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全流程抓取供应链内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依托AI技术进行智能授信和全天候风控,并构建多元数据结构的大数据反欺诈分析引擎,自动屏蔽潜在高风险客户。
|
中国银行
|
能源、工程、医药等行业
|
中行根据中小企业跨境合作的特征,设计了集搭建信息库、客户配对、网上“相亲”、对接面谈、现场考察、金融服务于一体的“六步走”跨境撮合服务流程,不仅将中小企业的跨境合作“扶上马”,而且伴随其成长壮大,持续保驾护航。
|
聚宝汇
|
海航行业
|
借鉴监管科技的理念和工具,建立产品测评、压力测试、应用试点等管理机制,构建适用、管用的风险防控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将风险始终处于可控的范围。
|
富滇银行
|
物流、信息等行业
|
在信贷规模上给予充分的配给;保持对小微业务的资源倾斜;优先发放小微企业业务贷款;推出扶贫项目,支持5.18亿元用于扶贫开发的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特色产业开发。
|
东方富海
|
能源行业
|
依以规范的信审流程和专业风控团队为基础,严格把控项目的风控措施落实和资产识别管理,在项目调查、财务核查、法律询查均拥有完备的执行和复查流程,营造规范有序、多方共赢、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项目信息清晰透明。
|
二、供应链金融为什么能助力实体行业?
1、 实体经济自身仍面临“空心化”风险。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根基,但不同行业的利润率不一样,2016年中国500强企业中制造业有245家,净利润只占19.5%,500强企业中33家金融机构净利润占比却高达56.8%。基于趋利的本性,金融资金更愿意流向股市、债市、房市、期货市场,通过炒作获取高利,通过理财等金融衍生工具在金融系统内循环。2017年,全国银行新增贷款12.65万亿,但房地产贷款就占到44.8%,将近一半。并且,实体经济中的民间投资也不活跃,市场开发、企业进入等方面阻力影响了民间投资积极性。
2、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仍然突出
目前全国中小微企业共有2800多万家,创造了全国80%以上的就业、60%以上的GDP、50%以上的税收和75%以上的发明专利,但对于它们、尤其是其中的中小微民营企业来说,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突出。据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2017年8月发布的《降成本:2017年的调查与分析》显示,民营企业中有61.4%的样本企业存在融资困难问题,民营企业对金融支持获得感普遍较低。
3、 供应链金融满足核心企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首先,供应链金融可以提供有效的融资工具,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成本高的问题。其次,满足核心企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通过金融服务稳固长期形成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再次,对银行来说,多了一条发放贷款的渠道,又减少了不可控的风险,使得商业银行贷款的客户增加,而风险减小,成本降低。
三、供应链金融如何促进实体经济产业?
1、供应链金融提供为实体经济提供全新的融资工具,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供应链金融通过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的资信捆绑来提供授信,降低了向中小企业放款的风险,建立了金融生态圈,在供应链金融平台的发力下,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将会更加广阔。
供应链金融指金融机构向客户提供融资和其他结算、理财服务,同时向这些客户的供应商提供贷款及时收达的便利,或者向其分销商提供预付款代付及存货融资服务。简单来说,供应链金融就是相关服务提供者,基于供应链上下游发生的交易关系和由此产生的海量历史数据,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资、结算等金融服务。
2、 政策推动供应链金融“补短板”
业内人士表示,政府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对中小微企业是好消息,意味着政府鼓励加快建立大数据供应链分析和应用平台、债项评级和主体评级相结合的风险控制体系,为数量庞大的供应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资渠道。推动金融机构、供应链核心企业建立债项评级和主体评级相结合的风险控制体系,加强供应链大数据分析和应用,确保借贷资金基于真实交易。同时,要加强对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监控,提高金融机构事中事后风险管理水平,确保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有效弥补行业现存“短板”。
结束语:中国经济的转型实际上就是实体经济的转型,也是传统金融服务的转型。供应链金融作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一大利器,不仅具有深厚的实体产业根基,而且也颠覆了传统金融“基于金融而金融”的范式,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创新的最佳模式。